在歷屆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這樣談“一帶一路”
碧海映空、椰影婆娑的海濱小鎮(zhèn)博鰲,又一次站在全球聚光燈前。
在為期四天、排滿了63場活動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主旨演講,無疑是會場內外最關注的議題。
在4月20日上午舉行的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發(fā)表了題為《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chuàng)未來》的主旨演講。演講中,習近平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出建設衛(wèi)生合作、互聯互通、綠色發(fā)展以及開放包容四大伙伴關系。
這是繼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書面致辭之后,習近平就“一帶一路”建設提出的最新指示。這將為下一階段,特別是后疫情時代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新的指引。
提出建設四大伙伴關系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一帶一路”建設帶來不小挑戰(zhàn),同時也暴露出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伙伴國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治理短板。
對此,習近平提出建設更緊密的衛(wèi)生合作伙伴關系,將從開展疫苗聯合生產,以及拓展傳染病防控、公共衛(wèi)生、傳統(tǒng)醫(yī)藥等領域合作兩個方面,共同護佑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受到極大挑戰(zhàn),而“一帶一路”在加強全球互聯互通上的作用更加顯著。
2020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為1.35萬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0.7%,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比重達到29.1%,成為保障沿線國家乃至全世界攜手抗疫的堅實后盾。
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提出建設更緊密的互聯互通伙伴關系?!爸蟹綄⑼鞣綌y手,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以及規(guī)則標準‘軟聯通’,暢通貿易和投資合作渠道,積極發(fā)展絲路電商,共同開辟融合發(fā)展的光明前景。”
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提出綠色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底色。在昨天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進一步明確,建設更緊密的綠色發(fā)展伙伴關系,讓綠色切實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
除了加強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合作之外,習近平還強調,要完善“一帶一路”綠色發(fā)展國際聯盟、“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等多邊合作平臺。
4月初發(fā)布的《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指出,中國發(fā)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合作,支持幫助相關國家更好實現減貧目標。
近10年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貧困的同時,與非洲、拉美、東盟及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廣泛開展扶貧合作,簽署扶貧合作協(xié)議,積極支持和幫助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fā)達國家消除貧困。
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提出建設更緊密的開放包容伙伴關系,將本著開放包容精神,同愿意參與的各相關方共同努力,把“一帶一路”建成“減貧之路”、“增長之路”,為人類走向共同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開放包容理念一以貫之
今年是習近平第五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此前,他分別于2010年、2013年、2015年、2018年四次出席博鰲年會并發(fā)表主旨演講。
回顧之前幾次演講,不難發(fā)現開放包容的合作理念一以貫之。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習近平數次強調“一帶一路”不是獨奏而是合唱,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開放包容也成為“一帶一路”最鮮明的特色。
2013年,習近平指出,堅持開放包容,為促進共同發(fā)展提供廣闊空間。要秉持開放精神,積極借鑒其他地區(qū)的發(fā)展經驗,共享發(fā)展資源,推進區(qū)域合作。
2015年,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彼時,“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不久,外界還有不少質疑,質疑中國是不是有所企圖,是不是想要取代現有規(guī)則。對此,習近平明確表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qū)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fā)展戰(zhàn)略相互對接、優(yōu)勢互補?!?/span>
2018年,習近平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于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中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駕于人的強買強賣。
今年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進一步指出,“一帶一路”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加入進來,共同參與、共同合作、共同受益。
講話中感受“一帶一路”建設進展
2013年秋,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先后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自此,“一帶一路”就迎風生長,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通過回顧之前的主旨演講,我們能夠真切的感受到,“一帶一路”倡議提出8年來不斷取得的進展。
習近平在2015年的講話中提到,已經有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表達了積極態(tài)度。2018年,就已經有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
“一帶一路”已成為當前全球最大的務實合作平臺和最受歡迎的新興國際公共產品。截至2021年1月,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2015年亞洲博鰲論壇期間,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fā)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從時代背景、共建原則、框架思路、合作重點、合作機制等方面闡述了“一帶一路”的主張與內涵,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方向和任務。
此后,共建“一帶一路”在完成“四梁八柱”總體布局的基礎上,又聚焦重點、精雕細琢,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入走深走實的新階段。
習近平還在2015年的講話中邀請各方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眼下亞投行已經應者云集。截至2021年1月,亞投行從57個創(chuàng)始成員發(fā)展到分布六大洲的103個成員,數量僅次于世界銀行。累計批準貸款項目108個,累計批準融資額220.2億美元。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建設也給共建伙伴國的人民帶來了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因為“一帶一路”,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斯坦擁有了“出??凇保灰驗椤耙粠б宦贰?,昔日偏遠沉寂的巴基斯坦小漁港瓜達爾變身大城市;因為“一帶一路”,白俄羅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轎車制造業(yè);因為“一帶一路”,群島國家馬爾代夫實現擁有橋梁的夢想……實實在在的好處,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其中,投出“信任票”和“支持票”。
正如習近平所言,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fā)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在四大伙伴關系指引下,中國將同共建伙伴一道以“一帶一路”為抓手,為后疫情時代世界經濟復蘇貢獻重要力量。(發(fā)文日期:202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