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稅收協(xié)定范本》(2021年版)正式發(fā)布
編譯:思邁特財稅國際稅收服務團隊
近日,聯(lián)合國官網(wǎng)正式對外發(fā)布《聯(lián)合國稅收協(xié)定范本》(2021年版,以下簡稱“新版范本”),這是繼2017年版4年之后的又一次更新。新版范本總計933頁,比2017年版增加105頁,總體結構體系沒有變化(參見附件目錄)。其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主要條款的修訂
1、新版范本繼續(xù)了一個持續(xù)不斷的審查過程,旨在確保該范本的內容跟上發(fā)展,包括國內實踐、新的經(jīng)營方式和新的挑戰(zhàn)。這一審查過程使委員會解決了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對數(shù)字化服務的稅收協(xié)定待遇表示的關切。為此,委員會成立了一個與經(jīng)濟數(shù)字化有關的稅收挑戰(zhàn)小組委員會,起草了一項關于自動化數(shù)字服務收入的新條款及其評注。委員會第二十二屆會議(2021年4月)通過的該條(第12B條)及其評注構成了2021年新版范本中所包含變更的主要部分。
2、修訂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在第13條(資本利得)中增加了新的第6款和第7款,以解決發(fā)展中國家對稅收協(xié)定對直接轉讓與其領土有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某些類型財產(chǎn)的收益征稅的障礙,以及在第13條其他規(guī)定允許對直接轉讓此類財產(chǎn)的收益征稅的情況下所謂的“離岸間接轉讓”的收益的關切。
3、對第1條、第3條、第4條和第29條的修訂源于在集合投資工具和養(yǎng)老基金中應用該范本方面所做的工作。
4、在第7條末尾刪除了前一項評注,該評注涉及因常設機構僅為其所屬企業(yè)購買貨物和商品而應歸屬于該常設機構的利潤。
5、對第10條、第11條和第12條第2款的修訂,涉及接收這些條款所述款項的中間人是另一國居民的情況。
6、取消以前列入第10條第2款(a)項的合伙例外情況。
7、第23A、24和29條因增加第12B條(自動化數(shù)字服務收入)而發(fā)生的變化。
二、相關定義的修訂
范本條款首先包括反映上述條款的增補和變更,還包括由于在與條款的解釋和適用有關的一些技術問題上所做的工作而作出的修訂,最顯著的是第5條中常設機構的定義,第10、11、12、12A和12B條中受益所有人的概念,以及將該范本的規(guī)定應用于集合投資工具、養(yǎng)老基金和房地產(chǎn)投資信托基金。
三、評注的變化
新版范本的評注反映了委員會在2020年10月第二十一屆會議上通過的少數(shù)群體觀點的更新方法。委員會認為,廣泛表達觀點和方法可能有助于解釋和適用雙邊稅收協(xié)定。然而,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不應假定委員會的任何個別成員對本范本中涉及的任何特定問題持有特定觀點。此外,在某些情況下,評注中反映的意見涉及前專家組進行的討論,或委員會在特定個人成為成員之前或之后進行的討論。為了提高少數(shù)群體觀點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委員會在2020年決定引入一個記錄少數(shù)群體觀點的流程,制定一致的術語,以反映對特定少數(shù)群體觀點的不同支持程度,并在少數(shù)群體觀點上加上日期戳。任何成員都可以記錄少數(shù)群體的觀點。任何提出少數(shù)群體觀點的成員必須就《聯(lián)合國稅收協(xié)定范本》的更新向小組委員會(和/或其他相關小組委員會)提出建議,說明他/她打算納入少數(shù)群體觀點,并提供擬議少數(shù)群體觀點的草案。這將允許相關小組委員會討論少數(shù)群體觀點,并酌情提出起草建議,以促進少數(shù)群體觀點起草的一致性,并確保在委員會討論少數(shù)群體觀點之前表達的立場清晰。該過程將增加少數(shù)群體觀點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但與過去的實踐一致,不會限制任何成員記錄少數(shù)群體觀點的權利。少數(shù)群體觀點將通過確定委員會的屆會以及納入少數(shù)群體觀點的月份和年份來加蓋日期戳。此外,委員會商定了以下術語,以反映對少數(shù)群體觀點的不同支持程度(提及的數(shù)字基于委員會的25名成員):
1、單個成員(當觀點僅由一個成員持有時);
2、少數(shù)成員(當觀點由兩至四名成員或一名以上成員持有,但出席并參加表決的成員不到15%);
3、中等規(guī)模的少數(shù)成員(當有5至9名成員或15%或以上但不到35%的出席并參加表決的成員持有該觀點時);和
4、多數(shù)成員(當有10至12名成員或35%或以上但不到50%的出席并參加表決的成員持有該觀點時)。
今后,如果委員會作出決定,任何關于對《聯(lián)合國稅收協(xié)定范本》進行修改的有用結論都可以作為委員會報告提出,這可能有助于制定下一次修訂的《稅收協(xié)定范本》。委員會的工作,包括關于該范本的工作,可以通過委員會的網(wǎng)站進行跟蹤。
附件:目錄(中英文對照)
目錄
A. Origin of the United Nations Model TaxConvention iii
A.《聯(lián)合國協(xié)定范本》的起源 iii
B.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tedNations Model Tax Convention vi
B.《聯(lián)合國協(xié)定范本》的專有特征 vi
C. Tax policy considerations that arerelevant to the decision of whether to enter into a tax treaty or amend
an existing treaty viii
C. 與是否簽訂稅收協(xié)定或修訂現(xiàn)有協(xié)定的決定相關的稅收政策考慮viii
D. Main features of this revision of theUnited Nations Model Tax Convention xii
D.本版《聯(lián)合國協(xié)定范本》的主要特色 xii
E. The Commentaries xiii
D.評注 xiii
Part One Articl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Model Double Taxation Conven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第一部分? 《聯(lián)合國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雙重征稅協(xié)定范本》條款
SUMMARY OF THE CONVENTION 3
《范本》摘要
TITLE OF THE CONVENTION 5
《范本》標題
PREAMBLE OF THE CONVENTION 5
《范本》序言
I. SCOPE OF THE CONVENTION (Articles 1 and2) 6
一、《范本》范圍(第1和2條)
II DEFINITIONS (Articles 3 to 5) 8
二、定義(第3—5條)
III TAXATION OF INCOME (Articles 6 to 21) . . 14
三、對所得的征稅(第6—21條)
IV TAXATION OF CAPITAL (Article 22) . . 34
四、對財產(chǎn)的征稅 (第22條)
V METHODS FOR THE ELIMINATION OFDOUBLE TAXATION (Article 23)35
五、消除雙重征稅的方法(第23條)
VI SPECIAL PROVISIONS (Articles 24 to 29) . 37
六、特別規(guī)定(第24—29條)
VII FINAL PROVISIONS (Articles 30 and 31) . 57
七、最后規(guī)定(第30和31條)
Part Two Commentaries on the Articl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Model Double Taxation Conven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第二部分?關于《聯(lián)合國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雙重征稅協(xié)定范本》條款的評注
Commentary onchapter I: SCOPE OF THE CONVENTION . 61
第一章評注:《范本》的范圍
Article 1: Persons covered . . 61
第1條:人的范圍?
Article 2: Taxes covered . .145
第2條:稅種范圍
Commentary onchapter II: DEFINITIONS . 149
第二章評注:定義
Article 3: General definitions .. 149
第3條:一般定義.
Article 4: Resident . . . 164
第4條:居民
Article 5: Permanent establishment . 178
第5條:常設機構
Commentary onchapter III: TAXATION OF INCOME . 255
第三章評注:對所得的征稅
Article 6: Income from immovable property .. 255
第6條:不動產(chǎn)所得..128
Article 7: Business profits . . 258
第7條:營業(yè)利潤
Article 8: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nd air transport . 286
第8條:國際海運和空運
Article 9: Associated enterprises .. 299
第9條:聯(lián)屬企業(yè)
Article 10: Dividends . . 306
第10條:股息
Article 11: Interest .. 331
第11條:利息
Article 12: Royalties . 351
第12條:特許權使用費
Article 12A: Fees for technicalservices . 389
第12A:技術服務費
Article 12B: Income from automateddigital services. 434
第12B:自動化數(shù)字服務收入
Article 13: Capital gains . 476
第13條:財產(chǎn)收益
Article 14: Independent personal services . 502
第14條:獨立個人服務
Article 15: Dependent personalservices. . 507
第15條:非獨立個人服務
Article 16: Directors’ fees and remuneration of top-level managerial officials . 535
第16條:董事酬金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酬
Article 17: Artistes and sportspersons. . 538
第17條:演藝人員和運動員
Article 18: Pensions and socialsecurity payments . 545
第18條:退休金和社會保障金
Article 19: Government service . 568
第19條:政府服務
Article 20: Students . 574
第20條:學生
Article 21: Other income . . 581
第21條:其他所得
Commentary onchapter IV: TAXATION ON CAPITAL . 587
第四章評注:對財產(chǎn)的征稅
Article 22: Capital . 587
第22條:財產(chǎn)
Commentary onchapter V: METHODS FOR THE ELIMINATION OF DOUBLE TAXATION . 591
第五章評注:消除雙重征稅的方法
Article 23:Methods for the elimination of double taxation . . 591
第23條:消除雙重征稅的方法
Commentary onchapter VI: SPECIAL PROVISIONS. . 639
第六章評注:特別規(guī)定
Article 24: Non-discrimination . 639
第24條:無差別待遇
Article 25: Mutual agreement procedure. . 669
第25條:相互協(xié)商程序
Article 26: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 752
第26條:情報交換
Article 27: Assistance in the collection of taxes . 802
第27條:稅款征收協(xié)助
Article 28: Members of diplomaticmissions and consular posts.. 813
第28條:外交使團和領事館成員
Article 29: Entitlement to benefits . 816
第29條:協(xié)定待遇權利
Commentary onchapter VII: FINAL PROVISIONS . . 910
第七章評注:最后規(guī)定
Articles 30 and 31: Entry intoforce and termination . 910
第30條和第31條:生效和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