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價屢創(chuàng)新高 歐盟減排雄心受阻
來源:中國稅務報 日期:2021年10月12日
作者:王婷婷
在歐盟嚴苛的氣候政策驅動下,歐盟碳排放配額價格正以2005年以來的最快速度增長。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的數(shù)據(jù)顯示,近日歐盟碳排放配額12月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沖破60歐元/噸大關,達2005年以來最高點。
與碳價聯(lián)動上漲的還有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電力批發(fā)市場的平均價格達到175歐元/兆瓦時,約是半年前的3倍;意大利普通家庭電費支出自10月起預計將上漲29.8%,燃氣費支出將上漲14.4%。如果政府不介入控制價格,上述兩項價格將分別上漲45%和30%;英國電價甚至達到183.84歐元/兆瓦時,是目前歐洲電價的最高水平。電力和天然氣成本的飆升抬高了歐洲企業(yè)和居民的能耗成本,同時也將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改革推向風口浪尖,部分歐洲領導人和立法者認為歐盟激進的氣候政策是推動能源價格高漲的根本原因。
ETS改革導致配額收緊
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于2005年開始實施,是全球首個溫室氣體排放配額交易市場。該體系采用“總量控制+排放交易”的方式,強制要求能源密集行業(yè)監(jiān)測和報告其排放量,并按期購買足夠的碳排放配額。
今年7月14日,歐盟委員會發(fā)布“Fit for 55”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計劃,進一步收緊了碳排放配額,并提出了一系列立法提案,以實現(xiàn)“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降低55%,2050年實現(xiàn)碳中和”的減排目標。
歐盟ETS碳排放配額持續(xù)收緊推動了碳排放配額價格的上漲,同時引發(fā)了歐盟境內企業(yè)關于競爭力和“碳泄露”的擔憂。為解決這一問題,歐盟委員會在2019年底發(fā)布的《歐洲綠色新政》中提出實施碳邊境調節(jié)機制(CBAM),并在“Fit for 55”一攬子計劃中公布了碳邊境調節(jié)機制實施方案。該方案要求歐盟進口商為其進口的特定商品含碳量支付碳邊境稅,使進口商品與本地商品承擔相同的碳排放成本。
碳價飆升引發(fā)社會擔憂
碳排放配額的收緊和碳邊境調節(jié)稅實施計劃的公布推動歐盟碳價屢創(chuàng)新高。與此同時,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聯(lián)動上漲,導致企業(yè)生產成本和人民生活成本大幅增加,引發(fā)了社會各界對能源轉型的普遍擔憂。
一方面,高碳價成為能源密集型企業(yè)和煤炭大國的沉重負擔。波蘭最大的煤電企業(yè)PGE副總裁帕維爾在接受歐洲動態(tài)的采訪中表示:“碳配額價格上漲,導致企業(yè)需要負擔高達數(shù)十億歐元的遵從成本。對于像PGE這樣主要依賴煤炭能源的企業(yè)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迸辆S爾指出,波蘭碳排放配額的匱乏是系統(tǒng)性的,到2030年之前,碳排放配額的缺口高達6億噸。這意味著,按照當前的碳價,波蘭的企業(yè)需要花費400億歐元購買碳排放配額以填補配額缺口,巨額的支出又會進一步導致向新能源轉型的資金不足。
另一方面,部分歐洲領導人和立法者將能源價格上漲歸咎于歐盟激進的氣候政策。波蘭總理馬泰烏什·莫拉維茨基曾直言:“波蘭能源價格與歐盟氣候政策密切相關?!贝送猓锋谔厥紫娏εc碳分析師秦炎也指出:“歐洲天然氣等能源價格與歐洲碳配額價格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歐洲碳排放配額價格因氣候政策收緊不斷飆升,能源價格上漲讓普通家庭的能耗賬單增加,也可能降低社會公眾對于綠色經濟的支持程度?!?/span>
能源危機成為轉型阻力
這場氣勢洶洶的能源危機更是為歐盟綠色轉型之路增添了不確定性。
對于近期能源價格上漲,歐洲多國政府已采取措施,主要通過稅收減免、發(fā)放消費券、打擊碳交易投機等方式。
9月,西班牙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暫停征收稅率為7%的發(fā)電稅,并將部分用電群體的電費增值稅稅率從21%降低至10%。西班牙還降低了能源公司從化石燃料和天然氣替代產品中獲取的超額利潤,目標是到今年底將電費降低20%以上。
波蘭違背歐洲法院的判決,寧愿每日承擔50萬歐元的罰款,也要讓本應關停的煤礦繼續(xù)運營。
自8月以來,英國已經有十家燃氣公司倒閉,受影響客戶超過170萬。英國政府面對持續(xù)走高的天然氣價格和風能發(fā)電的嚴重不足,不得不將已關停的煤電廠重新啟動。
意大利總理馬里奧·德拉吉說,在未來3個月,天然氣和電費中包含的部分稅收將被減免,它們本來用以幫助企業(yè)向使用可再生能源轉型。
法國總理讓·卡斯泰9月30日發(fā)表電視講話說,冬季結束前,法國政府將確保天然氣和電力不再漲價。此外,將為大約580萬戶低收入家庭額外發(fā)放每戶100歐元的“能源支票”,以緩解能源價格上漲造成的沖擊。
歐亞集團能源主管格洛伊斯坦認為,能源價格的飆升影響了歐洲經濟,但如果各國政府將能源價格穩(wěn)定擺在首位,而犧牲綠色轉型,則歐盟推進全球減碳行動的可信度就會遭受嚴重打擊。
與各國政府不同的是,歐盟委員會對于當前碳排放配額價格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召開的歐洲會議上表示:“能源價格走高,僅20%可以歸因于碳價上漲,其余部分是因為天然氣的供應不足所導致”。他認為,高能源價格應成為推動歐盟27國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驅動力,如果能源轉型能夠早點兒啟動,各國對于化石燃料和天然氣的依賴程度降低,當前的情況就不會出現(xiàn)。據(jù)了解,歐洲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之一挪威已同意增加天然氣出口,以支持歐洲和英國不斷增長的需求。
歐盟委員會環(huán)境部門負責歐洲和國際碳交易市場的主管埃圭萊呼吁各國對碳價波動保持理性的態(tài)度。她指出,當前碳排放交易市場正有效運轉,并傳遞出了有力的減排信號。(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張家界市稅務局)